2014(4):625-630.
摘要:为实现高精度温度检测,提出一种基于飞秒激光微 加工的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利用波长为780nm的飞秒激光脉冲在刻写有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 单模光纤(SMF)包层上加工槽状微结构, 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其表面沉积温敏薄膜,从而制备一种光纤温度传感探头。理论分析了 环 状微结构镀膜实现温度增敏的工作机制,通过温度实验讨论了不同微结构镀膜对温度增敏效 果的影 响。实验结果表明,在FBG包层上单纯加工槽状微结构(无镀膜),对温度的灵敏度影响不 大,基本 上不改变光栅中心波长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加工槽状微结构后再沉积敏感薄膜,可明显提 升传感器 的温度灵敏度,其中环状膜层较镀膜螺纹膜层微结构的增敏效果更加明显,其灵敏度可达21.37pm/℃。
李勤 , 张春熹 , 李立京 , 梁生 , 钟翔 , 李传生
2014(4):631-636.
摘要:基于多波干涉原理,建立了调制器消光比(ER)不理想 条件下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OTDR)的光纤分布式扰动传感 器(FDDS)光路系统输出信号模型,研究了调制器ER对 FDDS定位精度的影响机理。仿真结果表明: 调制器的ER不理想引起泄漏光产生的后向散射相干曲线是噪 声源,它会导致传感器的信噪比(SNR)恶化。 因此,调制器的ER是引起定位误差甚至传感器无法定位的一个关键因素;当调制 器的ER分别低于10.2dB和7.8dB时,依据有扰动减无扰动定 位方法以及移动平均和移动差分算法得到的传感器SNR低于 2dB,定位算法失效。通过调节声光调制器的驱动电压来改变衍射效率从而改变调制器的ER,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基本一致。
2014(4):637-641.
摘要:为了降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中心波长对温 度变化的敏感度,提出了一种FBG温度补偿新方法。用石英玻璃管对 栅区包层被部分腐蚀的FBG进行罐状封装,内部填充具有一定折射率和负热光系数的液体以 充当环境包层。利用液体包层热 光效应影响FBG中心波长紫移的特性补偿光纤热膨胀和热光效应产生的红移特性,提高了FBG 中心波长的温度稳定性,并且 在25~55℃的局部温度范围内获得了0.002nm/℃的温度系数,使FBG中心波长的温度稳定性提高了近5倍,验证了 方法的可行性。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减小FBG包层厚度或选择具有较大折射率和 热光系数的封装液体,可进一步 提高封装后的FBG的温度稳定性。这种温度补偿方法简单可行,避免了胶粘材料封装固化过 程中的光栅啁啾,拓展了FBG在光纤传感和通信中的功能化应用。
梁磊 , 曲禄成 , 张立钧 , 郑传涛 , 孙小强 , 王菲 , 张大明
2014(4):642-647.
摘要:利用聚合物材料SU-8作为芯层、聚合物材料PMM A作为上包层、无机材料SiO2作为下包层,设计 并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混合波导2×2定向耦合-马赫曾德尔(DC-MZI)热光开关。为了保证 波导中的单模传 输、减小模式辐射和衬底泄露损耗、缩短响应时间并降低器件功耗,对其结构参数做了 优化。利用涂 膜、湿法刻蚀等工艺制备了器件样品。在1550nm波长下,器件的交叉 态和直通态的驱动功率分别为0和 7.8mW(开关功率为7.8mW),交叉态和直通 态的两端口串扰分别为-9dB 和-12.8dB。在方波驱动电压 信号作用下,测得器件交叉端口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为138μ s和136μs,直通端口的上升时间和下 降时间分别为63μs和140μs。制备的混合 结构器件 综合利用了芯层聚合物材料热光系数大、上/下缓冲层厚度均较小以及Si/SiO2导热系数大 的优点,因此同 时具备了较低的功耗和较快的响应时间,在低功耗、快速光通信系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2014(4):648-652.
摘要:发光二极管(LED)在反向偏压工作状态下的电 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PN结中载流子的传输 特性。本文对反偏状态下LED的电容电导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直流偏置上叠加交流小信 号,得到了 LED反偏电容和电导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LED反偏电容减小 ,反偏电导 增加。不同I-V特性的LED具有明显不同的反偏电容电导特性。 分析认为,PN结的隧穿电流和 表面漏电流 是引起以上现象的主因;反偏电容和电导特性可作为对LED评价的重要参数指标,实现产品 质量筛选。
苏斌 , 赵静 , 李春梅 , 荣光怡 , 刘春波 , 车广波 , 田沛东 , 王庆伟
2014(4):653-657.
摘要:以8-羟基喹啉(q)和1,3-二苯基-1,3-丙二酮 定向合成了有机小分子配合物Znq(DBM),将其作为 发光层制备了单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结构为ITO/m-MTDATA(5nm)/NPB (40nm) /Znq(DBM) (60nm)/LiF(0.5 nm)/Al(100nm)的器件中,启亮电压为5V,最大亮度达到4575cd/m2。同时又在器件中引入间隔层BCP, 研究其不同厚度对OLED性能的影响。在结构为ITO/m-MTDATA(5nm)/NPB(40nm)/BCP(x nm)/Znq(DBM) (60nm)/LiF(0.5nm)/Al(100nm)的器件中,当BCP层厚为0nm时,发光颜色为黄绿色;当BCP层厚 为1nm时,发光颜色为白色,色坐标为(0.29,0.33),最大亮度为2231cd/m2;当BCP层厚为5nm时,发光颜色为蓝色 。根据器件结构和性能,讨论了其内部机理。
2014(4):658-663.
摘要:以醇溶性的钛螯合物乙酰丙酮氧钛(TOPD)为 电子收集层,聚3-己基噻吩(P3HT) 为电子给体,富勒烯衍生物(PC60BM或PC70BM)为电子受体,制备了高效本体 异质结聚合物 太阳电池。TOPD膜是通过旋涂TOPD异丙醇溶液,然后在空气中经60℃热退火15min 得到。通过优化TOPD层厚度及器件制备工艺,显著提高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 通 过引入TOPD电子收集层,使基于P3HT:PC60BM活性层的太阳能电池在AM1.5G、100 mW·cm-2的光照条件下光-电转换效率(PCE)由2.72%提高到 3.65%。用PC70BM代替PC60BM,可以使电 池的PCE进一步提高到3.96%。 PCE的提升主要归结于T OPD的层的引入可以提高电子传输速率并且可以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除此之外,TOPD替代 常用的低功率金属Ca作为阴极修饰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聚合物质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工作稳定 性。
2014(4):664-668.
摘要:为实现自然水细菌总数快速检测的需求,基 于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研制了K2010型水质细菌总数快速检测仪。采用研制的快速 检测仪分别对大肠杆菌标准品和太湖水实际样 品进行了检测。此检测仪集成高精度AD转换器件,以小型光电倍增管(PMT)为光电转换器件 ,通过合理的电路、 光路设计,结合实验室的自制试剂,实现了对自然水环境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并可以 通过GPS模块进 行定位,将位置信息和检测结果通过GPRS模块传到远程终端。对大肠 杆菌标准品 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在4.6×101~4.67×107CFU/mL范围内,相关 性达到0.9515,检测下限达到46CFU/mL,满足 水 质细菌总数检测需求。针对自然水环境检测的需求,对3种不同的水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 析,在此基础 上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对太湖水进行了采样和检测。结果表明,夏季,采集到23个样本,与国标法对比发现,在102-105CFU/mL 浓度范围内两者相 关系数R=0.916;冬季采 集到40个样本,水中细菌浓度较低(在101~104CFU /mL之间)。检测结果说明,研制的K2010检测仪能正确区 分富营养水质和贫、中营养水质,且检测速度快,准确度较高 ,重复性良好,可在水环境监测中用于水质细菌的快速筛查。
2014(4):669-675.
摘要:突发竞争是引起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丢包的主要 因素之一,而作为一种有效的突发竞争解决方法的偏射路由, 因其对光缓存器的性能和数量要求较低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偏射路由算法忽略了偏射业 务 对偏射路径上 原有业务的影响以及业务被偏射后自身的成功传输率,同时也忽略由偏射引起的偏置时间不 够的问题,致 使OBS网络整体丢包率较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均衡的分布式回退偏射路由算 法(DBDF-LB),基本思路在于:从全网业务均衡出发,根据网络 状态信息分布式的为偏射业务选择一条丢包 率最小、跳数最短的路径;然后通过回退机制,利用网络资源来缓存突发包,从而补偿由偏 射引起的额外 偏置时间。与典型的最短路径偏射算法(SPDF)相比,DBDF-LB能 有效降低丢包率约23~50%,而成功传输突发包所经历的平均跳数增 加不到1跳。
2014(4):676-680.
摘要:在无源光接入网中,利用高编码增益的前向纠错编 码和先进的调制技术可以降低系统对发 射功率的要求,提升网络性能。本文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 技术引入无源光网络(PON),构建基于 LDPC-OFDM编码调制的无源接入网系统,在20km单模光纤(SMF)上实 现10Gbit/s LDPC-OFDM编码调制 信号的下行传输,2Gbit/s编码OOK信号的上行传输。误码率(BER)均为10-3时,在下行链路LDPC-OFDM 编码调制较未采用编码调制系统性能提升了3.9dB;在上行链路,LD PC编码信号性能较RS(255,3)和RS(255,9) 分别有1.8dB和2.3dB的提升。
2014(4):681-686.
摘要:采用磁控溅射法在蓝宝石基底上制备金属钒薄膜 ,然后在O2中快速热处理获得具 有相变特性的VOx薄膜。实验对比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热 处理时间对薄膜性能的影响,薄膜的结晶状 况用X射线衍射(XRD)进行分析;利用THz时域频谱系统,观测薄膜在不同激励光功 率下的相变特性及其对THz波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在570 ℃ 条件下快速热处理60s所制得的VOx薄 膜性能最佳,薄膜对THz波透过性最好,光激励后对THz波的 调制作用最大,调制幅度达到83.9%,且引发 相变的功率阈值低。
2014(4):687-691.
摘要:为了提高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系统中光纤 的透过率以及耦合 效率,通过高精密研磨抛光技术处理光纤端面,选取高激光损伤阈值薄膜材料,优化膜系 结构,采用直接光控技术和离子辅助沉积法,成功地在光纤芯直径为100μm的多模光纤(MMF)端面 上镀制了宽带减反射膜。测试结果表明,在900~1100nm波段光纤 双端面光损耗降低6%,总透射率达到99.2%,有效提高了光纤耦合 系统中光纤耦合效率。
耿耀辉 , 李春鹏 , 于丹 , 张颖涛 , 倪庆凯 , 赵元元
2014(4):692-696.
摘要:制备了多成分掺杂甲基丙烯酸基光致聚合物,对 其全息存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聚合物样品由 SiO2纳米粒子、有机金属化合物ZnMA、菲醌(PQ)、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共聚基底 (P(MMA-co-MAA))组成。聚合物基底的热致聚合与光敏成分在相干光作用下的光致聚合过 程是分开进行 的,从而使聚合物材料具有可忽略的收缩性。为了让多种掺杂成分能够均匀的分布于样品中 ,制备过程采 用了振荡混合方法。特殊的制备方法使样品具有可忽略的收缩和良好的光学性能。制备了厚 为1mm的 SiO2/ZnMA/PQ/P(MMA-co-MAA)样品,与传统的PQ/PMMA材料进行比较。实验测试了 SiO2/ZnMA/PQ/P(MMA-co-MAA)聚合物材料的全息散射损失情况,并定量描述了复用光栅 的长期存储 稳定性。经过3300s的暗增长过程后,复用光 栅的衍射效率均匀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实验结果表明,全息散 射并没有因为多种成分的引入而显著增加,而共聚基底P(MMA-co-MAA)能够显著提高全息 光栅的存储稳 定性。多成分掺杂样品中记录的光栅衰减常数为6.4×104s,远大 于传统PQ/PMMA聚合物 中的2×104s,衰减时间越长,意味着材料中光栅的存储稳定性越 好。
2014(4):697-703.
摘要:针对机动目标跟踪系统建模中的非线性问题,提 出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CKF)的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融合算法。考 虑到被估计系统对目标跟踪算法实时性与精度的要求,在容积滤波框架下构建了集中式 量测融合(CMF)和分布式状态 融合(DSF)两种结构形式。CMF结构采用最优加权方法,首先对雷达和红外两 种异类传感器的方位角度量测信 息进行融合,并将其与融合后的雷达径向距量测构建新的量测数据,进而通过CKF算法对机 动目标进行跟踪。DSF结构则首先对雷达量测中径向距信息进行加权融合,并将融合结果作 为红外传感器的虚拟径向距量测, 以实现红外量测的扩维处理,进而对每组量测数据应用CKF进行分布 式并行加权融合,获得目标 运动状态的最终估计。仿真场景中,对两种融合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 验 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014(4):704-710.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3×3耦合器的小型化单光栅纳米位 移测量方法。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与光纤耦合器散射矩阵理论,首次将3×3耦合器与计量光 栅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对称式光路结构,利用所提出的新型 相位解调算法实现纳米级精度的位移测量。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对波长变化不敏 感和能有效 抑制空气扰动等特点,从而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3×3耦合器三路输 出信号两-两产生 的李萨育图形平滑清晰,相位差保持在120°左右,说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测量稳定性。数 值仿真与理论分 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同时存在相位和幅值误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8nm的测量精度。
2014(4):711-717.
摘要:介绍了一种利用颗粒物浓度场随机起伏引起的 光闪烁测量工业烟气排放速度的光学测量技术及其 数据处理方法。对湍流作用下,基于分离式双光路测量系统结构的光闪烁互相关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相关 函数的理论表达式。采用单向循环链表的数据存储结构实现信号数据在时间域的滑动,同时 满足了测量实 时性和平均性的要求。使用快递傅里叶变换(FFT)计算光闪烁 互相关,提出了一 种应用高级矢量扩展(AVX)指令加速FFT的方法,在基于Intel i7处理器的计算平台上将FF T的计算速度提高了1倍。最后给出了光闪烁法用于工业现场烟气流速测量的 结果,与使用皮托管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本文光学测量技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的有 效性。
2014(4):718-723.
摘要:为提高多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探测灵敏度,采用1570nm多模二极管激光器为光源,以程长为100m的离散镜 片型多通池作为气体吸收池,将多模二极管激光关联光谱技术、波长调制技术和长程吸收技 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具有 高检测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气体分子光谱测量系统。实验中将多模激光分成两束,一束作为 参考光通过已知目标气体浓 度的参考池,另一束通过混有待测气体的测量池,测量光信号和参考光信号被同时探测和解 调。通过计算待测气体和参 考池气体之间二次谐波信号峰值高度之间的关系,反演出CO的浓度。利用该装置测量了CO气 体在1570nm附近的近红 外吸收光谱。实验表明,CO浓度测量值与真实浓度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 度为0.999,平均偏差为1.19%,对CO的探测极限为37.3×10-6,对同一 样品在30min内的30次连续测量的标准偏差为 0.839%,表明了系统良好的稳定性。
2014(4):735-740.
摘要:为实现鸭蛋蛋清中庆大霉素(GM)残留含量的快速测 定与检测模型精度的提高,应用遗传算法(GA)筛 选导数同步荧光光谱特征波长,用遗传-支持向量回归(GA-SVR)建立鸭蛋蛋清中GM残留 含量的预 测模型。首先分析了样本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和确定了本实验研究的波长差Δ λ为120nm;然后利用sym5小波的2层分解对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进行去噪处理,并利用GA筛选出了14个荧光特征波长;最 后利用GA优化了SVR的径向基核函数(RBF)参数(c,g,p), 进而比较了GA-SVR、PLS和MLR 3种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以GA-SVR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 R2)和均方根 误差(RMSEP)分别为0.983和1.149mg/L。实验结果表明,GA能有效筛 选出鸭蛋蛋清中GM的荧光特征波长和提高GA-SVR模型预测精度。
2014(4):741-747.
摘要:为了实现对不同失真类型立体图像的质量 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能量响应的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NR-IAQ)方法。首先,通 过对各失真图像进行Gabor 滤波,提取出不同频率、不同方向、不同视差响应下的局部特征矢量,作为立体图像特征信 息;然后,利 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立体图像特征与主观评价值的关系,从而预测得到立体图像质量 的客观 评价值。实验 结果表明,对于NBU-3D测试库,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值在0.92以上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值在0.93 以上;对于LIVE-3D测试库,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值在0.96以上,S 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值在0.96以上; 与现有的全参考(FR)和(NR)质量评价方法相比,本方法得到的客观评价值与主观评价结果 有较好的相关性,更加符合人眼视觉系统。
2014(4):748-755.
摘要:针对立体图像的视觉舒适度问题,结合人眼 视觉系统特性,定量研究了立体图像内容 的对比度因素对观看双目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影响。采用四近邻对比度计算方法,通过大量的 主观评价实验 定义了立体图像舒适归一化对比度匹配图和差异图,并通过例证验证了两图的普适性。实验 结果表明:左 右视图的归一化对比度值不匹配的门限值根据左视图的归一化对比度值不同有所不同,且 最大门限值的 最大、最小值分别为1.18和-2.04,在研究对 比 度因素对双目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影响时,主辅眼起很大作用。 舒适区域中,对比度增大的区域面积大于对比度减小的区域面积,即对比度减小时对立体图 像舒适度的影 响较大。根据两图给出的舒适归一化对比度范围,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被测立体图像进行舒 适与否的判定, 其正确率可达到90%以上,为立体图像舒适度评价及立体显示技术的改进发展提供了依据。
2014(4):756-763.
摘要:ATM(AVC-based test model)测试模型实现了多视 视频加深度(MVD)格式的联合编码,使得数据的压缩效率更高。 然而,较高的压缩效率使得码流对传输错误非常敏感,极易产生错误扩散现象。针对AT M测试模型的 编码顺序,提出一种用于MVD联合编码的错误隐藏算法。算法充分利用视点内、视点间及纹 理视频与深度视 频间的相关性,针对每个视点的不同特征提出了适应其视频特性的不同隐藏算法。实验表明 ,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在不增加算法复杂度的情况下,有效提高视频的主客观质量。
2014(4):764-768.
摘要:隐写术不同于其它信息隐藏技术,信息嵌入者可以 自由选择载体图 像,而选择合适的载体图像有助于提高隐写术系统的不可感知性。本文通过分析载体图像的 方差、复杂度、 熵、直方图及其函数等图像特征和隐写术系统中的相对熵、直方度改变量等隐写术系统的性 能参数之间的 关系,探究图像特征是否会影响或者决定隐写术系统的性能,为隐写术载体图像选择方案提 供依据。实验 证明,选择合适的载体图像是提高隐写术系统不可感知性较有效的途径;在使用类LSB嵌入 算法的隐写术系统中,色调、信息和纹理丰富的图像不一定是合适的载体图像,而直方图曲 线变化缓慢的图像是较理想的载体图像;使用同样嵌入算法,选择合适载体图像的隐写术系 统的相对熵比选择不合适载体图像低6×104多倍。
2014(4):769-776.
摘要:针对目前数字 水印技术无法有效抵抗几何攻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R码的Contourlet域数字水印 算法。将文字 信息进行QR码编码作为水印信息。首先,将载体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然后,将得到的 低频逼近图像 进行分块;最后,将每一位QR码水印信息以量化的方式对应嵌入到每一个子块中。实验结果 表明,本算法可 以抵抗任意角度旋转和任意等比例缩放攻击,同时对高斯噪声、Speckle噪声、均值滤波、 高斯滤波和JPEG 压缩攻击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且算法复杂度低;水印提取时不需要借助原始图像,属于盲 水印。因此,本文 提出的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中。
2014(4):777-783.
摘要:针对常用图像特征容易受到复杂光照、头部 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眼状态识别算法的准确率 降低的问题,本文在对多种红外条件下眼睛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旋转 不变性和尺度 不变性但对光照敏感的伪Zernike矩特征、简单并有效但对轮廓提取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度特 征和对光照不敏 感但容易受到头部运动影响的HOG特征作为眼状态识别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 于多特征决 策融合的眼状态识别算法。首先建立上述3种特征相应的支持向量机(SVM)分 类器,然后利用自动权值学 习算法得到 3个特征分类器的决策权重,最后综合利用不同特征的性能特点对3个分类器的识别结果 进行决策融合 从而得到最终识别结果,提高了眼状态识别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较 好克服光照和头部运动对眼睛状态识别的影响,识别准确率达到91.9%。
2014(4):784-791.
摘要:针对大视场视觉监控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球 面坐标的双目主动视觉传感器协同跟踪方法。首先采用图 像特征匹配的方法估计摄像机的内部参数,然后引入球面经纬坐标系作为双目视觉传感器的 公共坐标系,最后结合 场景深度范围实现目标的协同跟踪。对于任意安装的双目视觉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建立球面 公共坐标系的新方法, 统一了不同参数下的情形,可以实现任意参数下的协同跟踪。实际监控场景下的视频实验, 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14(4):792-800.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估计的自适应开关型 中值滤波器(IASMNE,improved adaptive switching median filter based on noise estimation)。IASMNE以图像经小波变换后在不同尺度和不同方 向提取的子带滤 波系数值的统计信息构成刻画图像受噪声干扰程度的特征矢量,在大量噪声图像上获得的特 征矢量为学习 数据集,并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分析实现对图像中噪声比例的准确估计。基于此,IASMN E对高、中、低 不同噪声比例图像启动不同的滤波策略,并灵活设置滤波参数。大量实验表明,与其它开关 型滤波器相比, IASMNE能够合理地根据图像噪声干扰程度进行最佳滤波,尤其是对于大于70%的椒盐 噪声(SPN)能够大幅度提高图像质量。
2014(4):801-805.
摘要: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出高斯光束 在湍流大气中经薄透镜聚焦后的光强解析表达式,进而得到轴上点最大光强和相对焦移的公 式。对表达式进行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湍流大气中高斯 光束的聚焦规律与自由空间中高斯光束的聚焦规律相同,湍流大气对高斯光束聚焦特性的影 响表现为,使得轴上 点最大光强减小、相对焦移增大。因此,为在探测器上获得最大光强和较小的相对焦移,应 采 用大束腰高斯光束通过短焦距透镜进行聚焦。
2014(4):806-810.
摘要:研究双模间存在耦合情况下,二能级原子与双模 腔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光场的压缩效应、 反聚束效应和亚泊松分布等量子特性。通过对两模间耦合系数取不同值时Mandel Q函数演 化曲线的比较, 讨论了两模间耦合系数对光子统计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场呈现出反聚束效应和亚 泊松分布,以 及两模间呈现反关联等量子特性,但光场不呈现压缩效应;另一方面,随两模间耦合系数的 增大,光场的亚泊松分布效应减弱。
2014(4):818-822.
摘要: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以Ag纳米 粒 子为基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红蛋白样本进行了检 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判别分析方法对检测到的光谱 数据进行分析。实验得到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血红蛋白SERS光谱存在的区别反 映了两组血红蛋白内部物质 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与健康人相比,食管癌患者的血红蛋白中有更多的亚铁离子处于低 自旋态。统计分析方法所得 的光谱峰值PC得分的三维散点图对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区别也较 明显。本文方法的总准确率为 91%,诊断灵敏度为96%, 诊断特异性为85%。结果表明,通过血红蛋白SERS光谱的检测和统计 分析,可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2014(4):823-828.
摘要:针对用高倍镜头按一定规律路径会扫 描到很多无法提取人体外周血白细胞的图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低倍显微图像扫描定位细 胞坐 标、高倍显微图像提取细胞细节特征的外周血白细胞图像扫描新方法,有效提高了白细胞扫 描速度,降低 了细胞扫描重复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场边界条件的改进型最大最小距离聚类算法,彻底避 免了细胞重复 扫描。实验表明,新方法扫描112个白细胞由传统方法的8~14min缩 短到1.5~2.0min,减少了拍摄次数,提高了拍摄效率,避免了重复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