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
摘要:《光电子 .激光》在世界著名的工程技术领域的检索系统《EI》的收录情况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1 999年 1 2月的最新统计 ,1 998年收录在《EI》的中国科技期刊共 92种 ,其中《光电子 .激光》在 1 998年被收录论文 1 1 8篇 ,排名第 9位。(汪美林 )《光电子 .激光》杂志 1 998年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及其在全国科技期刊中的排名 科学基金是世界各国一种相当重要的科研项目的资助方式 ,也是为保障某些研究领域快速发展、集中资源多出优质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由其资助的研究成果 ,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在各…
2000(1):4-6.
摘要:利用低压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气相沉积方法,以液态CCl,为掺杂源生长了高质量C掺杂GaAs/AlGaAs材料,并对生长机理、材料特性以及C掺杂对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材料研究的基础上生长了以C为P型掺杂剂的GaAs/AlGaAs/InGaAs应变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结构,置备了高性能980nm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2000(1):7-10.
摘要:本文在已设计完成的用于计算机点到虚拟并行互连的光互连链路基础上,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实现了数据的寻址和转发,设计完成了具有硬件器由功能的光互连环网的网络接口卡。该网络接口卡的旁路数据转发延迟为210ns,目的结点的数据接收处理延迟为350ns。
2000(1):11-13.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个LCD的光电混合并行计算方案。该方案不权可以降低成本,解决以LCD作为空间光调制器时所遇到的级联和衍射问题,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光电混合并行计算的集成化和微型化。文中给出此方案用于实现多目标容错性光电混合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的实验结果。
2000(1):14-16.
摘要:基于GeSi合金的等离子体色散效应,研制了一种Mach-Zehnder干涉型调制器,通过对其损耗和调制特征的测试得到:调制器对1.3μm光的插入损耗为6.5dB,最大调制深度达85%,相应的π相移调制民压为0.9V,关断电流和调制区的注入电流密度分别为40mA和0.97kA/cm^2。
2000(1):17-19.
摘要:本文报导了用两种缓冲层生长技术研制的Si1-xGex/Si异质结pin型红外探测器。其波长范围为0.70~1.55μm,峰值波长为0.96~1.06μm,暗电流密度低达0.03μA/mm^2(-2V),在1.3μm处的响应度高达0.15A/W(-5V);讨论了Ge组分、外延层厚度、偏置电压等对探测器参数的影响。
2000(1):20-22.
摘要:利用传输矩阵法对紫外写入光纤光栅梳状滤波器的原理进行了推导 ,得出了决定滤波器光谱特性的有关参量及其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几种取样光栅型梳状滤波器。
2000(1):23-25.
摘要:本文对1550nm光纤光栅在纵向拉伸应力和侧向拉伸应力作用下Bragg波长的偏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当纵向拉伸应力加至3.60N(367.60g)时,得到了5.02nm的调谐范围。这可能是在相同应力作用下,目前所报道的最好结果。此外,还对光纤光栅弯曲所导致的其Bragg波长的迁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比较了对光纤光栅段添加涂覆层前后的调谐情况,得到了最大为3.02nm的皮长调谐范围。
2000(1):26-28.
摘要:为适应光谱分割技术的需求,我们采用InGaAsP/InP单量子阱外延片,用直接耦合的方法将超辐射发光管与半导体光放大器单片集成,制得了1.3μm长波长超辐射集成光源,取得了初步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长波长集成器件的可行性。脉冲输出功率与长波长超辐射发光管相比有很大提高。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增益达到19dB。
2000(1):29-31.
摘要:本文利用LP-MOCVD系统在InP(001)衬底上先生长约2nm的GaAs张应变层,再依据S-K生长模式生长InAs量子点层。用量子力显微镜(AFM)对InAs量子点(岛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InAs层的厚度为2个单原子层(ML)时,刚刚有InAs自组装量子点在表面形成;当InAs层的厚度为ML时,有大量的InAs自组装量子眯在表面形成,且量子点的有规律地沿两个正交方向排列,沿某一方面排列较
2000(1):32-35.
摘要:本文从非线性的受激布里渊散射理论出发,研究了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陀螺(SBS-FOG)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产生机理,得出了阈值光功率与光纤敏感环各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针对两种光纤芯折射率分布情况,对于所导出的上述函数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图形表示,从而为合理选取这种光纤陀螺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0(1):36-38.
摘要:本文发展一种利用物质的反常色散及相应的吸收峰组成光纤浓度传感系统。阐明其原理和测量方法 ,并讨论了对单组分、多组分以及有混浊干扰的液体所作的实验。结果说明此系统有较高的选择性
2000(1):39-41.
摘要:运用沃尔夫的相干模式理论对带有随机相位反射镜的二维平行平面光学谐振腔的模式作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带有随机相位反射镜的光腔较普通的同类光腔模式有较大改善 :以带有随机相位的反射镜为输出镜 ,可以得到一空间光滑的光束 ;否则 ,输出一类平顶光束
2000(1):42-44.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能用于可调谐光衰耗器的新型光波导,其包层为金属汞,包层长度灵活可变。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这种光波导的光功率衰耗与包层长度成正比,在1.3μm光波长,当芯径为400~62μm时,应对光功率的衰减为0.04~0.16dB/mm,。以此光波导为基础的可调谐光衰耗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越等特点,其测量精度可达0.3dB。
2000(1):45-48.
摘要:利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机械抖动激光陀螺过锁区的各种可能波形及原有鉴相方法相应的鉴相结果,从中发现了原鉴相方法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一种平衡处理各种进出锁区波形的新鉴相并与原鉴相方法在陀螺上进行了相对实验。实验表明新鉴相方法得到了数据正确,因此能用于机械抖动激光陀螺过锁区处理。
2000(1):49-50,53.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的稳频原理 ,进而讨论了各种稳频方案的优缺点 ,得出了实际应用中最佳的稳频方案 ,基于该方案的激光稳频系统在本文中得到实现 ,稳频精度提高了 1个数量级 ,优于 0 .5 MHz,减小了工作点不稳定带来的误差。
2000(1):51-53.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云母、石英材料设计复合式消色差波片的方法。研制平行片状光相位延迟器最好的材料是云母和单晶石英,以此为基础设计成片状消色差延迟器。文中通过误差分析,工艺技术分析,对理论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设计样品色散误差和延迟误差均可控制在5%以内。
2000(1):54-56.
摘要:利用简单的平板波导结构,在掺有机小分子激光染料DCM的聚苯乙烯(PS)薄膜中,采用Nd:YAG的三倍频激光束作泵浦源,在细条状增益区内,在脉冲激发能量为12μJ时,发生了增益窄化现象,在以580nm为中心处出现了光谱半高全宽(FWHM)只有24nm的放大自发发射峰。
2000(1):57-61.
摘要:本文论述用于荧光分析专用系列滤光片的膜系设计 ,制备该系列滤光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最后给出专用系列滤光片的研制结果。
2000(1):62-64.
摘要:设计极高反射率光学薄膜必须考虑薄膜内电场强度分布对光损耗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新设计方法用于既改善膜层内电场分布以减少薄膜的光损耗,同时又兼顾薄膜的反射率要求。该方法用薄膜的特征和矩阵直接计算场强和反射率,建立综合评价函数来兼顾场强分布和光学反射率的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设计。而且该方法能灵活有效地按任意场强和反射率要求优化设计各种膜系。
2000(1):65-68.
摘要:研究了线阵CCD交汇测量靶中,由于两CCD的光轴和像元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引起的非共面误差,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坐标测量的非共面误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表明,CCD成像工作面的平移所引起的非共面误差相对较小,CCD光轴和旬元线的旋转所引起的非面共误差相对较大。
2000(1):69-71.
摘要:自由电子激光的小型化和实现激光短波长一直是自由电子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短周期、强场摇摆器是解决此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利用等离子体尾波场作为自由电子激光摇摆器的机制,推得自由电子的自发辐射谱,利用麦迪定在线阵列理论求得电子的受激辐射公式,得到小信号增益。
2000(1):72-75.
摘要:本文对磁控溅射不同结构的Ge/Si多层膜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的测试和分析,并进一步采用有过渡层的光学多层膜衍射模型对衍射谱进行了拟合;获得了扩散层厚度和分层厚度等多层膜的结构参数,定性讨论了多层膜中互扩散与分层厚度铁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2000(1):76-78.
摘要:本文对交流耦合突发模式光接收机进行了理论分析。这种接收机主要用于基于信元的时分复用系统中,工省了在直流耦合方式中为调整判决阈值而插入的开销,提高了传输效率。但理论分析表明这种接收机引入的灵敏度价比直流耦合模式接收机高。理论分析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符合得很好。
2000(1):79-82.
摘要:本文利用解析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线性光纤光栅消啁啾的方法 ,给出光纤光栅参数的理论值 ;分析了耦合系数按反高斯函数变化的啁啾光纤光栅的色散 ,并利用它对增益开关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脉冲进行消啁啾。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2000(1):83-85.
摘要:在考虑光纤损耗的情况下,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推出了交叉相位调制(XPM)所致财制不稳定性(M)的基态增益谱。研究结果表明,XPM产生的MI不仅在光纤反常色散区可以产生,而且在正常色散区也可以产生;光纤损耗不仅影响增益谱的下降,而且影响增益范围减小。
2000(1):86-88.
摘要:本文对基于布里渊增益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针对一些特殊应用领域提出了一种能够以单端方式工作的新型传感结构。光纤端面的菲涅尔反射光和信号检测的时序控制在该结构中被应用 ,以实现温度或应变的测量。初步的实验也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2000(1):89-91.
摘要:提出了尘埃粒子光散射粒径信号幅度响应矩阵的概念 ,详细讨论了粒径信号幅度响应矩阵的基本特性 ,建立了描述单分散粒子群散射光信号传输系统特性的数学模型。揭示出尘埃粒子光散射系统信号传输过程的本质是粒子群结构特性的等价描述方式之间的变换
霍晓丽 , 张颖冬 , 狄晴 , 万遂人 , 方群 , 胡正荣
2000(1):92-94.
摘要:本研究观察了 5 32 .0 nm、6 32 .8nm、6 5 0 .0 nm 3种波长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 (IL L L I)对脑梗塞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 140 (GMP- 140 )、血清铜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 Zn SOD)、血浆内皮素(ET1 )的影响。结果表明 :每天照射 1h,强度为 1.72× 10 4J/ cm2 ,3种波长 IL L L I对抑制血小板活化无明显作用 ;但均可明显升高血清 Cu- Zn SOD含量 ,其中 5 32 .0 nm效果更为显著 ;均可显著降低血浆 ET1 含量 ,且 3种波长疗效无显著差异
2000(1):95-97,100.
摘要:用目前国内常见的激光机治疗各种皮肤美容病例共15830例,激光可以解决太田痣等皮肤色素性疾病及眼袋手术等问题,但对于血管性疾病及皮肤磨削术后的色素沉着等问题尚不十分满意.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美容激光的适应征及注意事项。
2000(1):98-100.
摘要:应用进口KTP/YAG双波长激光治疗系统配合胸外科手术治疗10种疾病共115例。术中根据病灶周围粘连附附着的结构与组织张力不同,分别选择两种不同波长(532/1064nm)的激光,对病灶进行组织分离,止血及胸膜粘连索带的切割,肺叶或肺段的切除,肿瘤浸润灶的汽化,获得良好效果。激光技术配合胸外科手术,具有将肺组织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增加手术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明显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优点。
2000(1):101-104,110.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一个开放的简单三能级系统中的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的瞬态性质,研究了这个系统从瞬态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到定态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的演化.从原子相干和布居数分布的时间演化,我们阐明了系统产生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的机制.
2000(1):105-109.
摘要:本文给出了开放的简单三能级原子系统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的非线性理论 ,研究了探测场和驱动场的 Rabi频率、原子注入速率、原子退出速率及能级间衰变速率对系统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布居数差以及相干项的影响 ,讨论了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的稳定性
2000(1):110.
摘要:科学基金是世界各国一种相当重要的科研项目的资助方式,也是为保障某些研究领域快速发展、集中资源多出优质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由其资助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各种期刊上发表的由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的多少,也成为衡量该刊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