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4).
摘要:利用深能级瞬态谱( D L T S)和瞬态光电阻率谱( T P R S)研究了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淀( M O C V D)方法生长的未有意掺杂的 In1- x Gax P中缺陷对载流子的俘获和发射过程。利用 D L T S测量观测到了一个激活能为035 e V 的缺陷,由 T P R S测量确定该缺陷的俘获势垒值介于180 m e V 到240m e V 之间。该缺陷的俘获势垒值的大的分布解释为缺陷周围原子重组的微观波动。同时在 T P R S测量中观测到俘获势垒为006 e V 和040 e V 的两个缺陷。
1999(4):1.
摘要:利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和瞬态光电阻率谱(TPRS)研究了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淀(MOCVD)方法生长的未有意掺杂的In
1999(4):3.
摘要:为评价Tm
1999(4):3.
摘要:在室温下测量了3种不同的掺杂浓度(6.0at%,4.0at%,3.2at%)YVO
1999(4):291-292.
摘要:本文报导了一种新颖的单偏振输出全光纤环形腔激光器,文中给出了这种激光器的结构和技术性能指标。测试表明,该激光器的输出线宽〈1GHZ,光功率〉1mW,偏振度〉18dB。
1999(4):292-293.
摘要:本文完成了1.24GHz和2.48GHZ的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并对再生锁模激光器的稳定条件进行了讨论。2.48GHZ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得到3.5mW的光脉冲输出,光谱宽度为2A,同时还进行了24h的长时间稳定实验。
1999(4):296-297,300.
摘要:报道了闪光灯泵浦国产Cr:LiSAF晶体激光器的脉冲运转情况,实验得到的最大能量为1.27J,斜率效率为2.27%,点效率为1.06%。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闪光灯泵浦Cr:LiSAF激光器所达到的最大输出能量,最高斜率效率和点效率。
1999(4):298-300.
摘要:报道了一种频率为1、5、10和20HZ,单脉冲能量超过10J,脉冲宽度小于0.4ms,能量外流地4%的重复脉冲Nd:YAG激光器。
1999(4):301-304,313.
摘要:本文首次提出利用n^+重掺杂层的慢波效应研制Mach-Zehnder干涉型行波光调制器,并通过在介电常数εr中引入与电导率有关的虚部σ/ωε0,拓展了直线法对介南的从而就该调制器的各结构参数对其微波特性的影响地详细的理论分析计算。由此我们确定了可以同时达到光波与微波速度匹配且损耗最小的器件设计参数,其理论带宽可达30GHZ,然后在理论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优化结构,通过在M-Z型调制器的两个
1999(4):305-309.
摘要:本文在简要给出光波导弯曲损耗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综合波导弯曲的纯弯曲损耗和过渡损大学生怕特点,就波导弯曲对弯曲结构函数及其曲率的要求,提出波导弯曲的三次样条优化方案,给出了广泛条件下的波导弯曲优化条件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各种波导弯曲结构的优化设计,优化过程简单且可达高精度,文中给出了此新方案的比较和设计例子。
1999(4):310-313.
摘要:本文概括了Na-FADOF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编译计算了Na-FADOF的透射谱,计算了系统参数对透射率的影响,并与已发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与实验符合较好的结果。给出的理论计算带宽0.002nm,最大透射率100%。
1999(4):314-316.
摘要:在本文中,用等光程方法推导了紧凑累加型四棱镜系统的二阶和三阶色表达达,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得出紧凑边缘科学加型四棱系统色解析表达式。所得到的公式与国外文献中数值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在满足精度的同时计算量大大减少。
1999(4):317-320.
摘要:利用非线性光学环路镜(NOLM)成功地实现了非归零(NRZ)脉冲向归零(RZ)脉冲的变换。实验中采用 开关激光器产生的超短光脉冲作为控制光、锁模激光器输出光经外调制后得到的光轮训珧。对变换信号采用时分复用(TDM)方式得到了20GHz光信号。
1999(4):321-324.
摘要:在机载激光对水下目标探测技术中,如果快速有效地搜索目标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为此,本文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铲的搜索方法,同时还提出了衡量搜索效率的参数,并根据此参数进行一些优化。所有的搜索方法都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对静止目标的搜索采用规则搜索效率较高;对运动目标的搜索采用随机搜索效率较高。
1999(4):325-327.
摘要:考虑到深中心俘获与发射载流子对自由载流子浓度的影响而对中心俘获过程进行了推导与讨论, 了以瞬态光霍耳谱测量和瞬态光电阻率谱测量为基础的两套新的深能级分析测试手段,并证明了其等效性,用此方法测量样品做结,且对大浓度的深中心也可不做任何修正,尤其适用于缺陷对载流子俘获机制的研究,因而弥补了深能级态谱技术的不足。
1999(4):328-332.
摘要:本文根据了CCD光靶交汇测量原理,综合分析了CCD光靶交汇测量精度同两个CCD摄像机摆放姿态以及CCD本身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结果对指导CCD光靶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999(4):333-335.
摘要:采用激光腔内倍频方法实现快速非线性光学晶体损耗测量,与常规方法不同的是用于测量晶体吸收和散射共同作用带来的损耗,而且响应时间很短,约100ns,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10^-4 ̄10^-5),可望用于晶体快速损伤研究,我们对KTP、LBO,BBO等块状晶体的损耗进行测试,测量精度高于5%,测量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相符合。
1999(4):336-339.
摘要:在研究了传统的光源和光探测器光谱特性测试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热释电探测器、单色仪及自动扫描器、锁相放大器和虚拟仪器技术同期怀 新型的光谱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拓宽了光谱测试范围,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适用性。集成的LabVIEW平台使系统具有很强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并使用户具有进一步优化系统的广阔空间。
1999(4):340-343.
摘要:在全面考虑纳米(nm)微晶与聚合物所形成的复合材料的极化机构情况下,对纳米微晶和聚合 物分别采用Debye和NH函数弛豫理论,用Onsager有铲场理论详细计算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的频率响应。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薄膜PT/PEK-C。由以上理论结果模拟出的纳米复合的介电性和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1999(4):344-346.
摘要:利用能级瞬态谱(DLTS)和瞬态光阻率谱(TPRS)研究了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淀(MOCVD)方法生长的未有间 杂的In1-xGaxP中缺陷对载流子的俘获和发射过程,利用DLTS测量观测到了一个激活能为0.35eV的缺陷,由TPRS测量确定该缺陷的俘获势垒值介于180meV到240meV之间。该缺陷的俘获势垒值的大的分布解释为缺陷周围原子重组的微观波动。同时在TPRS测量中服获获势垒为0.06
1999(4):347-350.
摘要:为评价Tm^3+掺杂上转换玻璃材料的激光特性,本文测量了Tm^3+掺杂的锗酸 和碲酸盐玻璃上转换发主上转换光学增益系数,在锗酸盐中D2的益系数GGD=0.36mm^-1,在碲酸盐中D2和G4的增益系数GTD=1.79mm^-1和1.65mm^-1。结果表明,在650nm激发下实现上转换激光运转,碲酸盐更具有优势。
1999(4):351-354.
摘要:在室温下测量了5种没的掺杂浓度(6.0at%,4.0at%,3.2at%)YVO4;Tm^3+在200-900nm波段的吸收光谱。结果指出,Tm^3+掺杂的YVO4晶体光 Tm^3+浓度而变化,每一谱带形状和结构是相似的;而高掺杂浓度Tm^3+的光吸收相对强度比低掺杂浓度的YVO4吸收强;不同晶轴YVO4晶体吸收质显示出各向异性。观察到在a晶轴含π和σ偏振的吸收谱。简要地讨论了Tm^3+,YVO4
1999(4):355-357.
摘要:本文基于三维空间目标不变性识别的原理,采用多滤波器并行处理和综合判断的光学相关检测技术,对三维空间目标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仅由4个滤波器构成的滤波器组已能识别出三维目标在水平360°、高低角±30°范围内不同视角的二维平面图像。
1999(4):358-360,371.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全息图记录的物理本质后,指出只有用参考光的逆共轭光作再现光时,才能准确再现原物体的像。其它情况下再现像的畸变晃可被免的。这是由于再现时的波像差所引起。为了把波像差的影响减少至最小,我们建议使用平行光做参考光,并用逆光路再现母全息图。文章还提供了了拍摄反射全息图和模压全息图的二步法拍摄光路。并指出在全息干涉计量和轮廓测量中,也应充分注意到波像差的影响。
1999(4):361-364.
摘要:利用近红外光对人脑进行无损检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后脑部客观存在的多层结构使人位对从较深部位提取有用信息产生疑问。本文利用Monte-Carlo方法对人头部建立了光传播的多层模型,对光在头部的传播模式和脑部结构对提取深部信息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结果,本文结果表明,由于脑脊液透明层的存在,使近红光在头部能够探测较深部位珠生理参数变化但难于获得较好的空间分辨能力。
1999(4):368-371.
摘要:本文采用线性组合算符法研究极性晶体内强耦合磁极化子的特性,讨论了电子自旋对极性晶体内强耦合极化子基态能量和有效质量的影响。对CsI晶体所作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电子自旋取不同方向时,强耦有化子的基态能量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电子自旋对强耦合磁极化子基态能量的影响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
1999(4):372-374.
摘要: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的方法,以Al及Al+MnF2为靶材,石英玻璃为衬底,在不同的射频功率下,制备了AlN多晶态徘晶态两类薄膜。发现非晶态吸收峰位置较多晶态薄膜向短波移动20nm,对于非晶态薄膜,通过喇曼光谱的分析,得到了AlN薄膜的特征声子能量的信息。首次用金属Al和块状MnF2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AlN:MnF2薄膜,在退火后的多晶态样品中,测得了Mn的特征光致发光。
1999(4):375-376.
摘要:本文利用大气湍流横向场相干长积分公式,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模拟分别计算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大气湍流横向相干长度。分析表明:大气流横向相干长度随测距的增大而变小,在同一靶区。水平方向的大气湍流横向相干长度比垂直方向的小、因而,沿水平方向的大气湍流影响比垂直方向上的要大,其贡献使水平方向的信噪比(SNR)降低。
1999(4):377-379.
摘要:本文叙述了脉冲钛宝石激光系统的光路安置和单片波长调谐机构;介绍了钛宝石脉冲激光的输出特性。
1999(4):380-384.
摘要: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有机分子具有光学双稳态、光致变色和光学非线性等性质,可望成为一种优异的光信息功能材料而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近年来对这类分子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拓其应用。